筑牢城市疫情防控“环卫防线”
12月17日,周六,凌晨4:40分,漯河市召陵区刮起6至8级大风,室外气温在零下5度以下,当人们还在梦乡的时候,“中国好人”获得者孙付平和苒翠花夫妻两人和平日一样,戴上帽子,穿上工作服,戴好手套和口罩,早早来到召陵区戏楼后街,借助路灯的余光开始了当天的清扫保洁工作。
他们所服务的区域是老旧居民区,近期,居家办公的居民增多,产生的垃圾量也比平时大了许多,他们往往多备几个垃圾袋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每天要对责任区清扫保洁3至5遍。打扫时,夫妻两人做到尽量避开居民,不打扰别人。在清扫之余,会来到水楼后街三巷,义务为老弱病人员上门收集垃圾。该巷子狭窄,三轮车进不去,他们就挨家挨户收集,把暴露的垃圾袋装包装好,从30多米深的巷子里提出来或者肩扛出来。遇到不是自己的分管区域的垃圾,他们也一丝不苟地清扫好。
近期,道路上的落叶量大出了2到3倍,市环卫服务中心清扫车队队长郭建文带领队员们,做好市管26条主干道的机械化清扫作业,发挥机械化、作业效率高的特点,延长机扫作业时间,增加清运频次,提升落叶、生活垃圾清理效率,确保随落即扫、随有即运,切实做到全区域、全覆盖、无盲区、无死角清扫。
未经处理丢弃的生活垃圾,在清运环节很容易造成人员感染。环卫职工王世璐在文化路垃圾中转站,她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不停地为人员、来去车辆、设备、垃圾喷洒消杀。由于树叶和生活垃圾较多,他们会忙到深夜11点,次日5点就早早开门接收早班清扫出来的垃圾,该中转站每天要收集清运4到6车,约30吨的垃圾。
按照疫情防控形势新要求,垃圾清运人员全程佩戴手套口罩,对涉疫垃圾分别进行消杀打包,直运专线,形成闭环收运;生活垃圾收运车辆进站出场严格遵守“进场、处理、消杀”的闭环工作机制。市环卫服务中心垃圾清运队长吴孝超根据垃圾收集情况,科学安排收运路线,调整收运频次,合理调派20辆清运车到市区81个中转站进行清运,平均每日清运市区生活垃圾800余吨。
目前,漯河市、区两级环卫日常保洁、清扫车队、中转站、清运车队、公厕管理等千余名人员,在精准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通力协作,尽职尽责,确保市区的垃圾“日产日清”,保障把各类垃圾运输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无害化处理,筑牢城市“防疫”防线。(丁伦 闫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