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构建城市安全运行智慧监管体系 ᅵ “一网统管”探索与实践系列之十一
编者按:2021年1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全面加快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的通知》《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技术标准》《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数据标准》等一系列文件,部署各地在开展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和联网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加快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推动城市运行管理“一网统管”。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管理监督局的安排部署,“大城管”开设了城市运行管理“一网统管”探索与实践专栏,将集中宣传国家推动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的相关政策文件精神,择优展示各地在省级平台和市级平台建设过程中的探索实践案例,供各地学习借鉴。
燃气、桥梁、供水、排水、热力、电力、综合管廊、输油管线等,是维系城市正常运行、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重要基础设施,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生命线。然而,管网深埋在地下,桥梁矗立于空中,如何及时感知它们的异常,将风险消弭于萌芽,确保城市生命线无虞?在网络空间搭建起一套城市生命线的数字孪生系统,每一座桥梁、每一条管道、每处地下管网相邻空间都一一对应,城市的“血液运转”尽在掌握……在安徽合肥,这个场景正逐步成为现实。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风险防控的重要决策部署,2015年起,合肥市启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运用公共安全科技和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智能化城市安全运行管理平台,构建城市安全运行智慧监管体系,推动实现城市运行风险可视化、监管规范化、运行透明化、管理精细化、保障主动化,使城市安全运行管理“从看不见向看得见、从事后调查处置向事前事中预警、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成效显着。
01以智慧防控为导向,健全城市运行管理机制
合肥市积极打造市政府统筹领导、监测中心实体运作、部门联动、科学监测的工作机制。
建立高位统筹的运行保障机制。合肥市成立城市安全运行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常委、分管副市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市城乡建设局牵头负责,市财政局、交通运输局、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市供水、燃气、热电集团、合肥市城市安全监测运营公司、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参与,分期推进城市安全运行管理平台建设运营工作。出台《合肥市地下管线管理条例》《城市生命线工程(地下管网)运行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综合管廊信息模型应用技术规程》等,构建系统完善的运行监测标准体系。
成立全市统一的运行监测中心。针对城市基础设施权属复杂、多部门管理交叉、缺乏统一技术支撑等难题,合肥市探索成立了全市统一的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中心,作为市级机构纳入市安全生产委员会,由市城乡建设局牵头制定城市安全监测运营机制,形成了市政府统筹领导、多部门联合、统一监测服务的运行机制。
通过监测中心7×24小时的监测值守和数据分析,自动将预警信息分为三、二、一级,第一时间点对点分层加推到运管单位、行业主管部门和市应急指挥中心,同步推送到辖区政府,将风险隐患预警与对接联动机制有机结合,让风险演变可视化,安全防控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
02分期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织密八大领域风险防控网
合肥市与清华大学合作共建清华合肥院,打造公共安全领域产学研用基地。以点、线、面相结合,逐步建立起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系统,涵盖燃气、桥梁、供水、排水、热力、综合管廊、消防、水环境八大领域,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手段,监测预防燃气泄露、桥梁位移、管网泄漏等导致的安全事故。
2015年—2017年实施一期工程,覆盖5座桥梁、2.5公里燃气管网、24.9公里供水管网。2018年—2021年实施二期工程,覆盖51座桥梁、822公里燃气管网、760公里供水管网、254公里排水管网、201公里热力管网、14公里中水管网、58公里综合管廊共2.5万个城市高风险点,布设100多种、8.5万套前端感知设备,透彻感知各类型城市生命线监测运行状态。
一、二期工程总投资约10.5亿元,正在实施燃气管网高风险区监测三期工程,推进主城区和新建城区监测预警能力全覆盖,并延伸至区(县)重点区域,新增6万余个城市高风险监测点,覆盖5005公里的城镇燃气管网,全面提升城市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从2017年开始,合肥市依托城市生命线工程,通过遍布路面、桥梁、地下管网的8万多套传感设备实时监测“城市心跳”。在监测屏幕上,不同事故隐患、风险等级一目了然,值班人员可以实时掌握设施的预警和处置状况,为城市公共安全把脉问诊、对症下药。
03底数清+科技新,实现城市运行安全管理“一盘棋”
合肥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投入运行已有5年多时间,取得显着成效,实现了城市安全运行管理“从人防向技防、从看不见向看得见、从事后调查处理向事前事中预警、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的转变。
抓实“一图览”,实现风险可视化。城市桥梁矗立在空中,燃气、供水、排水、热力等管网深埋在地下,过去对于风险隐患感知不到、发现不了。现在通过三维可视化地理信息平台,自动汇聚前端感知信息,以“一张图”形式立体呈现,对异常情况动态显示、实时更新,做到一目了然、一键推送,实现数据可取、可控、可用、可靠。
系统运行以来,共成功预警燃气管网泄漏、沼气浓度超标、供水管网泄漏、路面塌陷等突发险情7300多起,风险监测能力实现“一降一升”,“降”的是地下管网事故发生率下降60%,“升”的是风险排查效率提高70%,城市“生命线”成为发展“安全带”。
2019年4月9日凌晨,桥梁监测系统发现出城方向、跨南淝河大桥发生异常报警,桥梁安全指标剧烈变化,通过天网视频联动发现有20多辆大型重载车堵在桥面,及时的预警处置避免了一起车毁桥垮事故的发生。
抓实“一网控”,实现监测智能化。以往城市安全管理主要靠人力,效率低、准确度差。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通过前端传感器实现精准感知、通过监测系统实现精准分析、通过监测中心实现精准推送,反馈分析报告,明确责任主体,下达任务要求,快速响应、协同联动,构建了城市安全智慧化、全链条的管理网络,大幅度提升了城市管理效率。
目前,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已建立20多个智能化预警模型,平均每天处理数据近500亿条,每月推送预警信息约92条,已成功预警燃气管网泄漏216起、供水管网泄漏64起、水厂泵站运行异常45起、重型车辆超载4705起。较系统应用前,全市地下管网事故发生率下降60%、风险排查效率提高了70%,为合肥市城市安全运行管理提供了科学有力的依据。
抓实“一体防”,实现处置联动化。以往城市基础设施安全都是以行业监管为主,“九龙治水”、合力不够。现在通过监测中心,安全管理集成到一个平台、一张网络、一套指挥体系中,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加推到行业主管部门和运管企业,第一时间由牵头行业部门协同抓好风险处置,形成多部门联动的新型应急处置机制,初步实现“三全”“四精”,即全领域、全过程、全时段监管生命线,精准感知、精准分析、精准推送、精准处置风险隐患,多部门联合处置风险时间从过去的24小时以上缩短到现在的1小时以内。
2017年以来,多部门联合开展风险处置308起,排除风险492个。如2017年9月22日深夜,监测中心发现西一环居民密集区一处地下空间燃气浓度超爆炸下限,燃气泄漏填充长度超50米,影响范围涉及2个加油站、7个住宅区、3个学校和2个大型商场,立即联动燃气集团、城乡建设局和应急管理局,同时智能输出精准开挖、应急队伍调配和群众疏散方案。经过现场抢修协同作业,提前消除了可能引发重大人员伤亡的安全隐患。
抓实“一表清”,实现保障科学化。以往城市建设,由于不了解地下管线情况,经常出现误挖管线事故和“马路拉链”现象。合肥市围绕城市生命线建立了地下综合管线地理信息系统,对燃气、通信、供排水、电力、电梯等26种,4.4万公里的市政管线精准普查、登记造册、风险定位、动态更新,并逐步将89.2公里地铁隧道、47座地铁车站、4.3公里人防坑道、36.4公里地下管廊等地下空间纳入系统管理,为轨道交通、5G基站、旧城区改造、水环境治理等城市建设提供了约20万公里管线信息和分布态势,节约探测费4.2亿元,有效避免了重复开挖和施工风险,提升了城市建设质量。
骆岗中央公园、南淝河污染源治理、十五里河治理等项目建设中,根据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的地下管线数据,科学设计施工方案,精准避开了相关管线,既加快了施工进度,也确保了工程安全,实现隐患显现化、运行透明化、管理精细化。
04坚持创新驱动,匠心打造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的硬核技术
人才队伍方面,以清华大学一流高校、公共安全一流学科、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维澄领衔的一流团队为基础,集聚了一支国家顶级公共安全研究团队。目前核心科研人员120人、技术开发人员350余人,60%以上具有硕士博士学位,院士、长江学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杰青”11人。
平台建设方面,建成世界耦合灾种最多、亚洲最大的公共安全科技基础设施——巨灾科学中心,获批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交叉前沿研究平台和产业创新转化平台,正以此为基础申报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关键技术方面,先后攻克城市高风险空间识别跨系统风险转移和耦合灾害分析等“卡脖子”关键技术,申请专利和软件着作权300多项;研发出一批国内首创产品,燃气传感器在地下空间使用寿命突破5年,供水管网检测智能球在25公里范围内泄漏定位精度达到2米。
标准规范方面,立项编制《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技术标准》(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4021-2021),逐步建立系统平台建设、运行、维护、处置、决策和管理的一体化工作机制和流程。
科技守护无处不在,或许这一刻就在你的脚下。那些隐藏着的细节,最能展现一座城市的“功力”。作为一座科技名城,合肥市将用绣花般的耐心、巧心和细心,继续深化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监测平台建设,努力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和“新基建”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典范,为推动城市安全运行管理能力、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提供更坚强有力的保障,为老百姓的安居乐业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