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漯河市委文件
漯发〔2020〕 5 号
中共漯河市委 漯河市人民政府
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
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实施意见
(2020年3月12日)
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实施意见》(豫发〔2020〕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做好2020年“三农”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七届十次、十一次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新时代漯河经济社会发展“四三二一”工作布局,全面推进“四城同建”城市发展定位,加快推进“八个奋勇争先”,以乡村振兴为“三农”工作总抓手,突出抓好“三链同构”这一关键,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努力化解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统筹推进非贫困县、非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对影响脱贫退出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强工作调度,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严格落实退出标准程序,紧盯剩余未脱贫的4429户10973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逐户完善帮扶计划,确保年底全部实现稳定脱贫。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问题整改工作,确保所有问题上半年全部整改到位。针对贫困老年人、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等特殊贫困群体,统筹落实好低保、特困救助、基本养老、扶贫助残、临时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保障政策,实现应保尽保。
(二)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对不稳定脱贫户、边缘户的动态监测,探索建立稳定长效脱贫机制,防止已脱贫人口返贫和边缘人口致贫。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扶贫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持续抓好产业扶贫,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和产业扶贫项目的扶贫带贫作用。持续拓宽就业渠道,搞好就业服务,确保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贫困群众就业全覆盖。稳定金融扶贫政策,积极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在应贷尽贷的同时,加强扶贫贷款管理,提高贷款使用质量效益,力争保持零逾期。抓好社会扶贫和消费扶贫,深入开展爱心结对帮扶活动,注重以消费扶贫促进产业扶贫和社会扶贫,汇聚脱贫攻坚合力。
(三)做好督查考核和总结宣传。坚持常态化暗访督查和专项督导相结合,对工作不力、问题突出的地方进行约谈和提醒谈话。继续开展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用好考核成果,严格兑现奖惩。以舞阳县为试点,安排做好脱贫攻坚普查工作。运用好舞阳县的普查成果,有针对性地抓好全市脱贫成效的巩固提升。做好脱贫攻坚总结工作,总结提炼脱贫攻坚蕴含的伟大精神。加大脱贫攻坚宣传力度,全面展现脱贫攻坚取得的辉煌成就、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
(四)接续推进减贫工作。以巩固脱贫成果和形成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制度框架为主要任务,做好《漯河市“十四五”巩固脱贫成果规划》编制工作,及时对2020年后解决相对贫困的目标任务进行研究。以舞阳县为试点,整合资源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抓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政策衔接,为2020年后政策转型提供经验、做好准备。
(五)加大扶贫领域作风建设。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决胜脱贫攻坚领域各项重点任务,集中精力抓好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夯实各级各部门的扶贫责任,防止作风懈怠形成新的工作短板。巩固深化整治成果,抓实抓好“问题线索清零”“查处案件办结”“干部作风真改”,在“处置机制健全”“以案促改到位”“日常监督常态”上持续发力,既严查腐败,又深纠作风。
二、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六)加快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推动现有农村道路拓宽提质,支持村内道路建设和改造,自然村通硬化路率达到85%以上,深入实施“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加强乡村物流建设,统筹推进各类物流企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围绕“四水同治”,提升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护水平。加快推进公共服务下乡。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下沉,逐步建立全域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农村公共服务网络。以县区为单位完成村庄分类和布局规划,有序推进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实现有条件的村庄应编尽编。健全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建管长效机制,探索将管护费用纳入市、县财政预算。
(七)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5%,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2%,饮水安全100%达标。统筹布局农村饮水基础设施,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推进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探索推进集中式饮用水地下水源置换工程。对部分规模较小、设施简陋的单村供水工程进行配套改造,推进联村并网集中供水。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做好水质监测工作。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和水费收缴机制。2020年,力争创建省级农村供水管理示范工程1个,市级农村供水管理示范工程5个。
(八)加强农村生态建设。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95%,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到85%。实施农药化肥减量行动,农药化肥利用率达到40%,继续保持使用量负增长。加强农膜污染治理,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以上。开展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建设,实施生态廊道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工作,高质量完成4.1万亩的营造林任务。开展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试点,深入推进河长制,全面开展河道“清四乱”行动。实施净土行动,强化土壤保护,加强土壤污染管控与修复。依法依规做好农村“三散”治理和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工作。大力推广农机作业扬尘治理新技术,有效破解机收扬尘难题。
(九)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入贯彻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持续提升示范村创建水平,全年打造一批“美丽小镇”和“四美乡村”,创建五美庭院2万户。打造漯河“全域美丽乡村”,积极推动幸福乡村游,将美丽乡村、休闲农庄、传统村落、历史文化遗址等农村特色和亮点的村庄连点成线。每个县区打造两个在全国、全省叫得响的人居环境经典示范点。建管并重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新改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3.3万户,年底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以城乡接合部、乡镇政府所在地、水源地和经济实力强的中心村为重点,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年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0%以上。持续提升村容村貌,开展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整治利用好废弃宅基地和空闲农房。
(十)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抓好农村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寄宿制学校和小规模学校建设、推进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和住房建设等重点工作,年底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达到省定标准。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有计划选派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开展支教,推动县域内城镇优秀校长、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交流轮岗。教师职称评聘向乡村学校教师倾斜。继续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每个乡镇办好1所以上公办中心幼儿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每个县重点建好1所骨干中等职业学校。
(十一)加强农村卫生健康服务。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每个县办好1所综合医院、1所中医院、1所妇幼保健院,每个乡镇有1所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1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完善基层卫生人才培养、使用和保障机制,适当简化本科及以上学历医学毕业生或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的全科医生招聘程序。稳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贯通县域医疗卫生人才流通机制,鼓励实行“县聘县管乡用”和“乡聘村用”。加强乡村妇幼保健、健康教育,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
(十二)改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推动文化资源重点向乡村倾斜,增加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实现乡村两级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全覆盖。鼓励公共文化机构为农民群众开展文艺培训、送戏、送书、送电影、送文化科技知识等活动。实施乡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支持乡土文艺团组发展,推广优秀民间文化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积极推动“三农”题材文艺创作。
(十三)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做好农村社会救助兜底工作。适当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经办服务水平,市域范围内实现“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加强农村低保对象动态精准管理,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4260元。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
三、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十四)稳定粮食生产和供给。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400万亩以上,全年粮食总产稳定在170万吨以上,新建高标准农田12万亩。对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开展全面普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集中整治。产粮大县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经认定后,指标可跨区域调剂使用,调剂收益按规定用于建设高标准农田。强化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全面落实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建立农作物高产示范及成果转化基地10个,创建小麦、玉米等优良品种高产示范基地2万亩。用好我市“全国主食产业化工程示范市”金字招牌,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打造粮食产业示范链。认真落实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农民基本收益。
(十五)强化“菜篮子”工程建设。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强化县级抓落实责任。依托益农信息社逐步构建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打通蔬菜、肉蛋奶和电商、超市的绿色通道。持续保持生产生活平稳有序,确保蔬菜、肉蛋奶、粮食等居民生活必需品充足供应和质量安全。推进全市优质小辣椒种植面积稳定到35万亩以上,临颍县辣椒现代农业产业园争创国家级园区,新创建4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十六)恢复扩大生猪产能。强化县级抓落实责任,年底前将生猪产能恢复到常年水平的80%以上。坚持补栏增养和疫病防控相结合,推动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强对中小散养户的防疫服务,做好饲料生产保障工作。严格落实扶持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举措,打通环评、用地、信贷等瓶颈,纠正随意扩大限养禁养区等问题。重点抓好双汇年出栏50万头生猪、德康集团年出栏100万头生猪产业化等一批重点畜禽养殖项目建设,推动生猪供应由“调猪”向“调肉”转变,力争全年出栏生猪340万头以上。持续抓好非洲猪瘟防控,严格落实“五控一隔离”等防控措施和屠宰环节“两项制度”,严格执行非洲猪瘟疫情报告制度。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落实防疫人员和经费保障。加强市场监管、监测和调控,做好猪肉等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保供稳价工作,打击扰乱市场行为。
(十七)致力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推动“三链同构”各项任务落实,打造“三链同构”示范市。继续发挥我市肉、面、果蔬制品等食品加工业优势,促进农产品产业链向精深加工下游延伸。实施“小升规”工程“十百千”亿级企业培育工程、重点企业倍增工程“三大改造”,培育壮大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强化品牌培育,力争新增15个绿色食品、2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以“四优四化”为重点,推进全市优质小麦、大豆、花生种植面积分别稳定到100万亩、43万亩和25万亩以上,郾城优质小麦现代农业产业园争创省级园区。坚持优质小麦“四专”生产,抓好单品种种植、收获和储藏,优质品种专用。加快建设小麦产业联合体,推动面制品生产企业、面粉加工企业、粮食仓储企业、小麦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农科院和小麦育种专家等五个层面的深度合作,形成逐级订单、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十八)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谋划实施一批现代农业投资重大项目,有效扩大农业投资。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提高种植业、畜牧业的装备水平。深入实施“四水同治”,积极主动对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发展战略规划,加快推进3个南水北调调蓄湖、农村饮水水源置换工程、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谋划实施一批重大水利工程。推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统筹规划、分级布局,建设一批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实施数字乡村战略,积极开展信息进村入户工程。
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十九)有序推进农民就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地建设,吸引更多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全年新增农村人口转移就业6000人,年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实施乡村就业促进行动。落实涉企减税降费等支持政策,加大援企稳岗工作力度,放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申领条件,提高农民工技能提升补贴标准。农民工失业后,可在常住地进行失业登记,享受均等化公共就业服务。以政府投资项目和工程建设领域为重点,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排查整顿,执行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制度。
(二十)大力发展富民乡村产业。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推动三产深度融合,深度挖掘农业、农村的多种功能,打造产业融合载体,推动乡村旅游业提质增效。鼓励县区建设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大力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农村产业新动能,形成乡村振兴示范带。深入实施现代农业发展“十百千万”工程。加快建设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办好农村“双创”基地。推动舞阳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程建设,提升农村电子商务水平,推动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
(二十一)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引导支持农民返乡创业,全年新增返乡创业3000人。深入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全年培育创新创业带头人500人以上,将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农民工纳入一次性创业补贴范围。加大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落实失业保险基金补充创业贷款担保基金政策,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县以下返乡创业用地。将返乡创业经营主体的产品和服务纳入政府采购范围,鼓励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支持引导返乡创业人员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旅游、生态等乡村特色行业。
(二十二)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管理制度,推动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升行动,抓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细化扶持政策,完善配套措施,建立村级集体项目建设审批绿色通道,在土地经营权融资担保、土地流转、招商引资、项目用地、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以县为单位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培育一批经济强村,逐步形成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发展的良性机制。
五、加强农村基层治理
(二十三)发挥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作用。全面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备案管理制度,建立村“两委”成员县级联审常态化机制,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深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级议事协商制度。持续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派驻第一书记,并向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拓展。推动全市乡村两级党组织创先争优、示范引领。2020年,打造省级党建示范村6个,选树市级“三结合”示范乡镇5个、党建示范村100个。
(二十四)深入整治民生领域“微腐败”。持续推进“阳光村务”和“阳光三权”建设,使基层“小微权力”在运行过程中更加规范。加大农村基层巡察工作力度,强化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与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沟通协作、有效衔接,形成监督合力。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化“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深入整治妨碍惠民政策的“绊脚石”、横行乡里的“恶势力”,促进基层党组织全面过硬。
(二十五)加强乡村治理和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坚持县乡村联动,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乡镇和村,形成完善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为民服务的作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乡村大力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常态整治农村不良习俗,培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年底前所有行政村普遍建立“一约四会”。持续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推动50%以上的乡镇和行政村达到县级以上文明村镇标准。
(二十六)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推进,严厉打击非法侵占农村集体资产、扶贫惠农资金以及黄赌毒盗拐骗、侵犯农村妇女儿童人身权利等违法犯罪行为。持续整治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正之风和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多元化解机制,及时妥善处理农民群众合理诉求。加大农村普法工作力度,组织开展“一村一法律顾问”等法律服务。依法管理农村宗教事务,制止非法宗教活动,防范邪教向农村渗透,防止封建迷信蔓延。持续实施“一村一警”制度,推行优秀民警(辅警)在村“两委”兼职制度,开展社会治安群防群治、互助联防,依托“雪亮工程”推动农村视频监控建设全覆盖。
六、强化农村补短板保障措施
(二十七)落实“四级书记”的政治责任。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各级党委书记都要下大气力抓好“三农”工作,当好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坚持不懈抓作风建设,大力弘扬焦裕禄同志的“三股劲”,倡树“五比五不比”和“五个让”工作导向。把党的十九大以来“三农”政策贯彻落实情况作为巡察重要内容。
(二十八)健全“三农”投入的保障机制。市级预算内投资继续向农业农村倾斜,且适度高于上年财政“三农”投入。各县区要依法合规利用专项债券支持有收益的公益性乡村振兴项目,合理安排一般债券用于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支持开发性金融机构创新“三农”领域中长期贷款融资模式。落实农户小额贷款税收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按规定享受现行小微企业相关贷款税收减免政策。完善农业保险政策,优化农业保险运行机制,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优化农村信用环境,打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二十九)支持乡村发展的用地需要。完善乡村产业发展用地政策体系,明确用地类型和供地方式,实行分类管理。将农业种植养殖配建的保鲜冷藏、晾晒存贮、农机库房、分拣包装、废弃物处理、管理看护房等辅助设施用地纳入农用地管理,根据生产实际合理确定辅助设施用地规模上限。农业设施用地可以使用耕地。以村庄规划为依据,开展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前提下,通过村庄整治、土地整理等方式节余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发展乡村产业项目。新编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应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以通过入股、租用等方式直接用于发展乡村产业。
(三十)壮大乡村人才队伍。整合利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各类资源,加快构建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培养一批高素质农民队伍。落实县域内人才统筹培养使用制度。有组织地动员城市科研人员、工程师、规划师、建筑师、教师、医生下乡服务。城市中小学教师、医生晋升高级职称前,原则上要有1年以上农村基层工作服务经历。畅通各类人才下乡渠道,支持大学生、退役军人、企业家等到农村干事创业。实施“一村一名村干部大学学历教育”培育计划。
(三十一)强化科技支撑。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实施种业自主创新工程,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实时更新农业科技成果,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深化拓展科技特派员助力脱贫攻坚工作,进一步发展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积极发展智慧气象,创建省级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1—2个。
(三十二)抓好农村各项重点改革。全力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7月底前完成产权制度改革。跟进落实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配套制度。严格农村宅基地管理,加强对乡镇审批宅基地监管,防止土地占用失控。扎实推进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进一步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加快推进供销合作社、集体林权制度、农业水价等改革。深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完善执法体系,提高执法能力。
(此件公开发布)
中共漯河市委办公室 2020 年 3 月 12 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