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市交通运输局在省厅的业务领导和支持下,按照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以建设“阳光交通”为契机,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核心,依法履行和转变政府职能,不断加强“服务型”交通建设,全力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 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取得了明显工作成效。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服务型执法,把依法行政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市交通运输局把服务型执法建设作为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要内容,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局属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推进服务型执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法制科,具体负责对服务型执法的协调、指导。年初制定下发了推进服务型执法工作方案和行政调解工作方案,成立了交通运输系统行政调解工作领导小组, 交通行政执法由刚性执法向刚柔并济转变、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服务于执法过程中,在执法中体现服务,构建管理、执法和服务三位一体的行政执法模式”目标。同时,加强目标管理,把服务型执法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与局属各单位签定目标责任书,量化、细化考核标准,年底对各单位服务性执法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
二、注重法制宣传工作,增强干部职工及群众的法制观念
一是在局机关办公大楼、货运场站、超限站等对外办公场所悬挂法制宣传条幅,摆放宣传展板,在宣传栏、宣传橱窗张贴宣传挂图,市公路局在办公楼大厅的电子显示屏位置滚动显示宣传标语,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二是利用局机关网站宣传法制教育,在网站首页制作 “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工作”内容,及时更新我局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工作动态,并通过该平台公开征求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三是5月、10月,组织公路路政人员利用近两个月时间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集中宣传在公路打场晒粮的危害性;在高速公路收费站、汽车站、超限站、货物场站、大型桥梁、十字路口等交通等重点部位设立宣传栏等,大力宣传本行业的法律法规、路政管理和治理超限超载有关知识,让更多的群众了解交通法律法规,提高全社会人员的安全意识。四是利用交通行业优势,以公交集团、出租车公司为依托,在城市公交车、出租车上张贴宣传标语及在出租车LED屏上滚动播放,扩大宣传范围,让更多的群众了解交通、理解交通、支持交通。
三、健全完善教育培训机制,充分发挥法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一是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和公务员法治培训制度。建立健全了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把宪法、法律、交通运输行业法律法规和法治政府建设理论作为学习重要内容,年初制定了年度学法计划,集中学法每年至少组织四次。把法治教育纳入各级干部教育培训年度计划,每年至少举办两期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专题培训班,要求每名公务员每年参加法治方面的学习时间不少于40学时。二是加强机关工作人员的普法教育,落实领导干部“中心组”学法制度、“季初周五学法日”制度,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岗位培训考核制度和交通企业管理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制度。三是加强了系统内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制宣传教育和学法用法工作。系统内企业都建立了学法制度,把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纳入法治教育、法制培训计划。四是举办交通规范执法专题知识讲座,组织全市一线交通行政执法人员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围绕领导干部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解决问题进行深度讲解,不断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五是开展交通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我们以干线公路路政、农村公路路政、道路运政等各业务条线为依托,从群众普遍关注的道路交通安全、公交出租车管理、治理超限超载等问题入手,分专题、分层级在全市两县三区执法人员中进行法律知识培训。
四、加强“服务型”交通建设,依法行政和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局属各单位从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高度出发,坚持依法行政,增强服务意识,转变执法理念和工作作风,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摒弃重管理轻服务、重裁决轻调解、重强制轻教育的观念和做法,认真履行各项工作职责,充分发挥行政机关在化解争议纠纷中的作用,不断提升交通执法水平,做到文明执法、热情服务,塑造了严格、规范、公正、廉洁、文明、高效的行政执法形象。
五、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提升服务群众的质量和水平
一是全面履行和转变政府职能。优化事权配置,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权责清单制度,梳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66项、行政权力462项,全部在网上进行了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做到“所有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 二是全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4项、下放6项,对行政审批事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优化办事程序,精简办事环节,压缩办事时限,提高办事效率,确保每一个行政审批、服务项目办理程序都达到最优化、最科学,真正做到科学、合理、高效。三是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已梳理的67项依申请事项全部进驻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了交通业务事项的网上办理,达到了方便群众、服务群众的目的。四是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完善权责清单的动态和长效管理机制。对权责清单进行动态管理,要求局属单位定期对权责清单进行调整,清理规范中介服务、无谓证明和繁琐手续,切实解决基层群众办事难问题,今年共清理审批服务事项23项。
六、加强“阳光交通”建设,创新推进交通行政执法工作
一是开展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网上公开(双公示)和涉企信息归集工作。创新监督方式,拓宽监督行政执法的渠道,在交通运输系统中开展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网上公开和涉企信息归集工作。今年以来,共报送行政许可信息条、行政处罚信息2000多条。二是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监督活动。重点加强交通执法监督,全面落实执法责任制,实行对执法工作的动态监管。建立完善了“两单一库一细则”,配合推进跨部门、跨区域联动协作,逐步实现涉企随机抽查全覆盖,解决了“谁想查谁就查、想查谁就查谁”问题,避免了重复执法、多头执法,实现一次检查、全面体检的目的,形成了行政监管、行业自律、信用监管、社会监督、公众参与“五位一体”的制度监督体系。三是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顺利对接,并实现了互联互通。加强对违法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监管,对被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和个人实行联合惩戒,在出行、贷款等方面进行限制。
七、深化法治创建,激发单位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
一是把“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和服务型执法相结合,加强法治交通和服务型交通建设,在全系统深入开展“十佳服务型执法示范单位”和“十佳服务型执法示范标兵”评选活动,积极鼓励和支持基层服务型行政执法体系创新、制度创新、方式创新,达到全面提升行业形象,发挥典型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源汇区交通运输局和市执法处被评为“十佳服务型执法示范单位”。二是以开展“为民办实事”为突破口和切入点,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法治实事,认真加以解决,使民众顺利分享开展“为民办法治实事”带来的丰硕成果。市客运办对出租汽车进行季度和年度星级评定,设立专项资金,对星级出租汽车进行大张旗鼓的表彰奖励,引导出租文明行车、优质服务。
八、严格落实执法责任制,全面加强交通执法监督
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及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司法机关的司法监督,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切实加强交通系统内部的层级监督,加大对违法乱纪行为的查处力度,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建议:
尽管我们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域中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2015年交通综合执法改革以后,交通综合执法机构和公路路政部门、道路运政部门存在着职能交叉、推诿扯皮问题,部门之间对权力和利益的争夺、对责任的推卸导致大量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矛盾的积累越来越多,没有体现管理的精简、统一、效能。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目标,全面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不断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建设,创造更加良好的法治交通环境。
2019年3月26日
地址:漯河市长江路与107国道交叉口向西100米路北 电话:(0395)3131572
版权所有:漯河市交通运输局 Copyright © 2021 WWW.LHJIAOTONG.GOV.CN.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