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建设法治政府部门的决策部署,加大法治政府建设力度,健全工作推进机制,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取得了明显成效。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统筹推进法治部门建设
一是树立法治理念。局党组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组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带动交通运输系统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局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交通运输改革发展,依法履职尽责,规范权力运行。二是全面部署推进。制定印发了《2021年度全市交通运输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细化总体工作任务,明确培育法治思维、增强法治意识等9大项、44小项工作任务,各单位分工合作、共同推进法治建设工作落实。三是持续加强疫情防控。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及省委、市委关于疫情防控工作决策部署,从执法、守法环节发力,坚持依法防控新冠肺炎疫情。
二、强化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一是大力提升依法决策的能力。印发《市交通运输局“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实行科学民主决策,提高依法决策、科学决策、集体决策的水平。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漯河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先后对“国道107京港线漯河境新建工程”“沙河漯河至平顶山航运工程漯河港至北汝河口段建设项目”进行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二是严格规范性文件管理。对今年出台的196份文件,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公平竞争审查等工作。三是持续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发挥好法律顾问把关审核作用,在参与决策过程中征求法律顾问的意见建议,共聘用法律顾问4人,对今年接到的2起行政诉讼案件,认真提出答辩意见并积极出庭应诉,均被法院裁判为胜诉。
三、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一是严格落实“三项制度”。制定《全市交通运输系统“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严格按照13项重大行政许可和5项重大行政处罚目录清单进行法制审核,做好对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监督,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公示,提高执法工作透明度,共公示各类信息3416件,其中行政许可信息715条、行政处罚信息1248条、涉企信息1453条。二是开展执法专项整治。制定了《漯河市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召开专题会、工作推进会,进行专题部署,全面摸排清理纠正执法中存在的各类顽瘴痼疾,查找梳理问题35个,并认真进行整改完善。三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做好行政执法证件的日常管理和年度审验工作,共审验执法证件188人。
四、深入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
一是转变执法理念。深入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被市司法局推荐参加“河南省服务型行政执法示范点创建”。开展“六个一”服务执法活动,推动执法方式转变,做到融执法于服务、执法与服务相统一。二是改进执法方式。制定了《漯河市交通运输局行政相对人违法风险防控清单》和《漯河市交通运输轻微违法行为免于处罚清单》,梳理出22项行政相对人违法风险点并广泛进行宣传,对超限不超过1吨且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后果的超限车辆免于处罚。合理运用行政指导,通过提醒、提示、约谈、建议等方式,引导行政相对人主动配合、自觉遵纪守法。三是创新服务方式。运用“互联网+行政执法”,实现执法信息电子化、执法程序规范化、执法流程快捷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深入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对企业应履行的防控措施进行梳理说明并实施行政指导。
五、扎实开展“放管服”改革
一是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共取消政务服务事项11项,继2020年将市属30项经济权限赋予临颍县的基础上,今年11月份又将54项市级经济管理权限下放到临颍县、舞阳县,并协调帮助两县尽快承接到位。二是积极实施告知承诺。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认真落实证照分离制定改革,制定了告知承诺制方案和告知承诺清单10项,逐步推行容缺受理,做到了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三是实现政务服务标准化。对184项交通政务服务事项编制了标准化工作流程和办事服务指南,推进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提高政务服务事项占比,持续推动政务服务事项更加便利高效。截至目前,即办件占比79%、时限压缩占比93%、四星级不见面审批事项占比100%。四是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印制了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1000余份,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等,落实并联办理,及时开展勘验服务,对承办业务科室加强督办,确保每一项政务服务事项都能够按时办结。
六、持续强化行政执法监督
一是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制定《漯河市交通运输局投诉举报处理制度》,通过官方网站、媒体平台和执法站点公示投诉举报电话和信箱,运用好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平台功能,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及时反馈群众诉求。今年以来,共处理12328服务热线462件、市长热线246件。二是落实备案审查制度。认真执行《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制度》,对交通重大行政处罚案件及时向市司法局备案。三是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进跨部门联合监管和“互联网+监管”,努力实现职能部门综合监管、“智慧监管”。四是加强信用监管,加强事前协调和事中事后监管,注重部门协同监管,积极推进综合监管和检查处罚信息公开,及时、全面归集企业信用信息。
七、大力抓好普法宣传培训
一是持续推进普法宣传进网络、进机关、进企业活动。在局官方网站发布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以案释法典型案例、营商环境条例、行政处罚法等普法宣传内容。通过在局机关办公大楼、客货运场站、超限站等悬挂条幅,播放标语,摆放展板,张贴挂图等,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二是积极开展党内法规学习。结合建党100周年和党史学习教育,利用每周二下午主题党日集中学习时间深入学习党内法规知识。在党内法规学习月期间,重温入党誓词,进行知识测试,组织全系统工作人员通过“中国普法”公众号开展党内法规知识竞赛活动,参加人员达2000余人次。三是常态化开展宪法宣传活动。打造106路城市公交“宪法号”班车线路,在车厢内通过标语、挂图、车载电视等形式,让市民在乘坐时就可以学习宪法。利用主题党日集中学习,在“12.4”宪法宣传周全方位宣传宪法,使宪法真正走入日常生活、人民群众、干部职工心中。四是加强法律法规培训。组织开展执法培训和法律知识竞赛活动,邀请专家对习近平法治思想、新《行政处罚法》、新《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程序规定》等进行专题培训,培训人员600余人次。
尽管2021年度交通运输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好的成绩,但还存在着执法人员遇到新情况和深层次问题不能行之有效解决、互联网技术如何在交通运输行政和执法工作中发挥更好的作用等方面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以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为主线,以建设法治交通为目标,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和执法队伍法治素质建设,全面落实关于法治建设的工作部署、创新举措,不断提高交通运输法治化水平。
地址:漯河市长江路与107国道交叉口向西100米路北 电话:(0395)3131572
版权所有:漯河市交通运输局 Copyright © 2021 WWW.LHJIAOTONG.GOV.CN.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