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的饲养管理
一、犊牛的饲养管理
1、喂初乳
犊牛应在出生后1-1.5h内吃到初乳。第一次初乳的喂量约为1-2公斤,以后每天按体重的1/5-1/6计算初乳的喂量,每天喂2-3次,挤出的初乳,应及时哺喂,奶温控制在35-38摄氏度。初乳哺喂期一般为4-7天。
2、适时补饲青粗料及精料
一周龄开始训练采食犊牛料,使其自由采食,犊牛大约在出生20天即开始出现反刍,到49天犊牛基本上具备初步的消化粗饲料的能力,3个月后可以对犊牛增加补料量。哺乳期一般为5-6个月。
二、幼牛育肥技术
幼牛育肥是指断奶犊牛至一岁生长阶段的牛的育肥。幼牛不同年龄阶段均可进行育肥。育肥期均可采用以高能日粮或粗饲料为主的日粮方案,以达到成本低、效益好的目的。
1、驱虫
育肥前要驱虫(包括体内和体外寄生虫),并严格清扫和消毒房舍。常用驱虫药有丙硫咪唑、敌百虫、螨净。
2、日粮
幼牛育肥方式有两种。一是高能日粮育肥,以精料为主,每千克增重需要4-6千克混合精料,日粮中混合精料占70%以上;另一种是以粗饲料为主的育肥,以优质粗饲料为主,每千克增重需2-3千克混合精料,日粮中粗饲料占60%。
3、投料方式
将按比例配好的饲粮堆放在牛食槽边,采用少添勤喂,使牛总有不足之感,争食而不厌食或挑剔。但少添勤喂时要注意牛的采食习惯,一般的规律是早上采食量大,因此早上第一次添料要多-些,太少了容易引起牛争料而顶撞斗架;晚上饲养人员休息前,最后一次添料量要多一些,因为牛在夜间也采食。
4、饲料更换
随着牛体重的增加,各种饲料的比例也会有调整。但饲料的更换应采取逐渐更换的办法,绝不可骤然变更,打乱牛原有的采食习惯,应该有3-5天的过渡期,逐渐让牛适应新更换的饲料。在饲料更换期间,要求饲养管理人员勤观察,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因更换饲料给养牛者带来损失。
5、饮水
水是廉价的资源,常常被人们忽视而影响育肥牛的生长发育。采用自由饮水法最为适宜。在每个牛栏内装有能让牛随意饮到水的装置,此饮水设备的位置最好设在距牛栏粪尿沟的一侧或上方,使其流出的水或供水系统流出的水很快进入粪尿沟,不会弄湿牛栏。
三、架子牛的育肥
1、驱虫、消毒和防疫
育肥期之前,应做一次全面的体内外驱虫和防疫注射;另外在育肥中期结束时,作强度育肥前还应驱虫一次。对牛舍、牛场应定期消毒,每次都应该先进行打扫再全面消毒。
2、饲养
(1)育肥前期 大约15天左右。刚引进的架子牛应先提供清洁的饮水,并在水中加适量的人工盐。但要防止暴饮,第一次限量10-20千克/头为宜。3-4小时后可以自由饮水。环境要保持安静,然后让牛自由采食粗饲料,以干青草为宜,且每天每头补饲精料500 克,与粗饲料拌匀后饲喂,由少到多,逐渐增加到1.5千克。另外,在此阶段进行必需的体内外驱虫与健胃工作,完成过渡饲养期。
(2)育肥中期 大约需45-75天。这时架子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应逐渐达到体重的2.2%-2.5%,精粗料比例为(45-50%):(55%-50%)。若是采用白酒糟或啤酒糟作粗饲料时,可适当减少精饲料的用量,日增重为1.2千克左右。建议精料配方:玉米65%、大麦10%、麦麸14%、菜枯10%、添加剂1%,另外每头牛每天补加磷酸氢钙100克、食盐40克。
(3)育肥后期 大约30-80天。这时干物质水平应为体重的2.2%-2.4%,日粮精粗料比例为(50%-60%):(50%-40%),日增重为1.5千克左右。建议精料配方为:玉米75%、大麦10%、菜枯8%、麦麸6%、添加剂1%。另外每头牛每天加磷酸氢钙80克、食盐40克。
3、管理技术
(1)牛舍温度要相对恒定,定期清除粪便、污垢,定期消毒,夏季一定要注意防暑、防潮等,做好疾病防疫工作,牛圈周围保持安静,尽量减少应激。
(2)绝对不给牛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饮水要清洁,冬季水中不能有冰。
(3)每天上、下午刷拭牛体1次,促进代谢机能。
(4)去势育肥,是改善肉质的重要方法。
(5)限制运动,减少消耗。一般采用拴系舍饲育肥方式,可将育肥牛定时牵到运动场适当运动。运动时间为夏季在早晚,冬季在中午。
4、肉牛育肥的饲料配方(参考)
育肥肉牛体重400千克至500千克的典型日粮配制:
配方一:黄玉米16.7%、棉籽饼24.7%、玉米秸9.5%、青贮玉米(带穗)37.4%、石粉1%、食盐0.7%、白酒糟10%。
配方二:黄玉米21.1%、棉籽饼29.2%、玉米秸9.1%、青贮玉米(带穗)34.5%、白酒糟4%、石粉1.5%、食盐0.6%。
配方三:黄玉米38.6%、青贮玉米22%、胡麻饼9%、干草粉4%、白酒糟26%、食盐0.4%。
肉牛常见病防治
1、口蹄疫
(一)症状 患牛体温升高(40-41℃)、精神委顿、闭口、流涎,1-2日后口腔、唇内侧、颊部黏膜以及齿服、舌面发生水疱及水疱破裂留下的边缘整齐的红色糜烂溃面。以后蹄冠、趾间以及乳房、乳头等柔软的皮肤也发生水泡。一般很快好转,但如果糜烂部感染化浓则蹄匣会脱落,也能引起乳房炎症。犊牛多发病突然,不以水泡为特征,多表现出血性肠炎,心肌麻痹,死亡率高。
(二)预防 一旦发病立即向有关部门上报疫情,采取病料,迅速送检,以便确认病毒型。将病畜隔离,封锁疫区,停止畜产品销售和家畜转移。除此之外,立即用同型疫苗对邻近或同群的易感家畜进行紧急预防注射。用1%-2%热烧碱水对患畜所用场地、牛舍及用具等进行消毒。同时将粪便发酵,深埋病死牛。待最后一头患畜自愈或扑杀后2周左右,通过全面、彻底消毒之后方能解除封锁。
3、布氏杆菌病
(一)症状 消化道是主要传染途径(也可通过皮肤与黏膜)。主要侵害生殖系统和关节,母牛以流产为特征;公牛则发生睾丸炎、附睾炎、精液量与精子活力下降甚至失去配种能力。主要通过血清试管凝集试验来判断确诊。
(二)预防 畜舍用3%氢氧化钠液或新鲜石灰水消毒,新引进牛只须隔离饲养两个月并检疫两次,阴性者方可合群。定期预防,常用牛的菌苗有布氏杆菌19号弱毒菌苗(5-8月龄注射1次,18-20月龄再注射1次)。对患病牛应淘汰扑杀。
3、感冒
(一)症状 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耳尖、鼻端发凉,流水样鼻液,随后转为黏液或黏液脓性。咳嗽,鼻镜干燥,并出现反当减弱等病状。
(二)预防 除加强饲养管理外,主要应防止牛突然受寒。如使役出汗时不要把牛拴在阴凉潮湿的地方,冬季气候突然变化时注意防寒措施等。
(三)治疗 本病治疗以解热镇痛为主。为肌肉注射复方氨基比株液或30%安乃近液20-40毫升,每天1-2次。为预防继续感染,在使用镇痛剂后,体温仍不下降或症状没有减轻时,可适当使用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
4、前胃弛缓
(一)症状 急性病例初期表现食欲降低,有时仅采食精料或新鲜干草,反当缓慢无力;口腔干燥,唾液黏稠,呼出难闻气体。经1-2天后,食欲废绝,停止反当;瘤胃蠕动极弱,触诊上部松软;粪便干硬,表面有黏液或粪稀如水且恶臭。若治疗不及时或诊断错误,可能转为慢性。慢性前胃弛缓的特征症状是:反当不规则,瘤胃呈现间歇性膝气;有一定食欲,但不过饱,腹部蜷缩;随着时间推延,出现便秘或肠炎症状。
(二)治疗
①静脉注射10%氯化钠液200-300毫升,20%安钠咖10-20毫升。
②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液300-500毫升。
③投服小苏打,每次30-60克,一日1-2次,连服2-3日。
④中药疗法 苍术45克、厚朴40克、陈皮40克、甘草20克、党参40克、茯苓40克、槟榔45克、当归40克。水煎,候温投服;连服2剂。
5、瘤胃积食
(一)症状 患畜停止采食,反刍减弱或停止,瘤胃蠕动减弱或完全消失,鼻镜干燥,通常排少量软粪或稀粪,严重者粪内附有血液和黏液。拱背弯腰,回头顾腹,站立不安,时欲卧地,但卧下又复起立。腹部膨大,左肤充满,触压瘤胃内容坚硬。用力按压瘤胃,患畜常有疼痛表现,后期呼吸促迫,脉搏加快,体温一般无明显变化。
(二)治疗 内服泻剂,可使用硫酸钠400-500克加水配成10%的溶液,并加入鱼石脂20-30克一次灌服,重症伴有脱水和酸中毒时,可静脉注射复方氯化钠溶液或5%葡萄糖生理盐水每次2000-3000毫升,每日2-3次。
6、瘤胃臌胀
(一)症状
原发性瘤胃臌胀在采食后不久发病,病牛腹痛不安,回头观腹,后肢踢腹。食欲废绝,反刍和嗳气很快停止。腹围急剧膨大,左肷窝部显着臌起,常可高出脊背,触诊肷窝部紧张而有弹性。呼吸高度困难,可视黏膜发绀。心脏搏动增强,脉搏细数.静脉怒张。后期病牛呻吟,常因窒息或心脏麻痹而死亡。
(二)预防 防止肉牛贪食过多幼嫩多汁的豆科牧草.舍饲转为放牧时应先喂些干草或粗饲料,适当限制肉牛在幼嫩牧草茂盛的牧地和霜露浸润的牧地上的放牧时间。
(三)治疗 对急性气胀的病例.施以治标为先,然后投喂止酵药。抑制气体再度产生:对慢性气胀患牛,则施以泄泻、止酵药。或采用瘤胃套管针放气法。对原发性瘤胃臌胀可用5%水合氯醛酒精液300~500毫升,一次静脉注射,效果较好。对泡沫性瘤胃膨胀可用植物油或液体石蜡250~500毫升.一次内服。用缓泻制酵剂,如硫酸镁500~800 克或人工盐400~500克,福尔马林20~30毫升,加水5-6 升,一次内服,可以促进患牛排泄,制止发酵。
7、瘤胃酸中毒
(一)症状 多数病牛精神沉郁,可视黏膜潮红或发绀。食欲废绝,磨牙虚嚼,流涎,口腔有酸臭味。瘤胃胀满,粪便稀软或水样,有酸臭味。脉搏增数,呼吸加快,脱水明显,皮肤干燥,眼窝凹陷,排尿减少或停止,也有的病牛兴奋,狂躁不安,盲目运动或进行圆周运动。后期卧地不起,角弓反张,眼球震颤,最后昏迷死亡。
(二)防治 不可突然给牛只大量饲喂谷物精料,经常补饲青草、干草等,防止牛偷食精料。对于发病牛,要用1%氯化钠液,或1%碳酸氢钠液反复洗胃,制止产酸,使瘤胃液呈碱性反应为止。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1~2升,以解除酸中毒。用5%糖盐水、复方氯化钠、生理盐水或平衡液等,每日6~10升,分2~3次静脉注射。
牛的一般免疫程序(参考)
牛 | 接种日龄 | 疫苗名称 | 接种方法 | 免疫期及备注 |
犊 牛 | 5 | 牛大肠杆菌灭活菌 | 肌注 | 建议做自家苗 |
80 | 气肿疽灭活苗 | 皮下 | 7个月 |
120 | 2号炭疽芽胞苗 | 皮下 | 1年 |
150 | 牛O型口蹄疫灭活苗 | 肌注 | 6个月,可能有反应 |
180 | 气肿疽灭活苗 | 皮下 | 7个月 |
200 | 布鲁氏菌病活疫苗(猪2号) | 口服 | 2年,牛不得采用注射法 |
240 | 牛巴氏杆菌病灭活苗 | 皮下或肌注 | 9个月,犊牛断奶前禁用 |
270 | 牛羊厌气菌氢氧化铝灭活苗 | 皮下或肌注 | 6个月,或用羊产气荚膜梭菌多价浓缩苗,可能有反应 |
330 | 牛焦虫细胞苗 | 肌注 | 6个月,最好每年3月接种 |
成 年 牛 | 每年3月 | 牛O型口蹄疫灭活苗 | 肌注 | 6个月,可能有反应 |
牛巴氏杆菌病灭活苗 | 皮下或肌注 | 9个月 |
牛羊厌气菌氢氧化铝灭活苗 | 皮下或肌注 | 6个月,或用羊产气荚膜梭菌多价浓缩苗,可能有反应 |
气肿疽灭活苗 | 皮下 | 7个月 |
牛焦虫细胞苗 | 肌注 | 6个月 |
牛流行热灭活苗 | 肌注 | 6个月 |
每年9月 | 牛O型口蹄疫灭活苗 | 肌注 | 6个月,可能有反应 |
牛巴氏杆菌病灭活苗 | 皮下或肌注 | 9个月 |
气肿疽灭活苗 | 皮下 | 7个月 |
2号炭疽芽胞苗 | 皮下 | 1年 |
牛羊厌气菌氢氧化铝灭活苗 | 皮下或肌注 | 6个月,或用羊产气荚膜梭菌多价浓缩苗,可能有反应 |
以上免疫程序供参考,具体免疫程序和计划应根椐本场实际情况制定。